當前位置:首頁 » 貸款類型 » 提供涉農貸款的金融主體
擴展閱讀
貸款徵信查詢次數的限制 2024-05-17 09:01:37
住房公積金貸款20倍 2024-05-17 05:12:48

提供涉農貸款的金融主體

發布時間: 2024-05-02 09:15:30

『壹』 我國農業金融體制主要由哪三大塊構成

農業金融制度有四種基本類型:以合作金融機構為主體的農業金融制度(合作金融型)、以商業銀行等商業性金融機構為主體的農業金融制度(商業金融型)、以國家銀行和國家農業銀行為主體的農業金融制度(國家集中型)、以合作金融、商業金融和國家政策性金融等多種性質的金融機構為主體的農業金融制度(復合信用型)。 在這里說是農業金融,但一般都是提農村金融。 農村金融制度是指有關農村資金融通系統的一套制度安排或規則體系。它包括構成這一制度的基本要素(個人、機構與市場);各類金融組織在這一制度中的地位、作用、職能、行為規范以及相互關系;整個農村社會資金的運行機理,以及確保農村資金良性運行的金融監管機制安排等等. 構成中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的主體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三大金融機構。 作為主要面向中國農業、農村和農民的金融機構,它們共同形成了一種政策金融、商業金融與合作金融分工協作的農村金融格局。政府對農業的資金供給和信貸支持政策,主要是通過這三個金融機構實施的。 中國農業銀行是中國最大的涉農商業銀行,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信貸業務一直是農業銀行的業務重點。農業銀行涉農貸款,包括專項農業(扶貧、農業綜合開發及糧棉油附營)貸款、常規農業(農林水牧漁及農產品加工)貸款、鄉鎮企業貸款、農村供銷社貸款、農副產品收購貸款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貸款。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作為政策性銀行,主要承擔辦理國家規定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資金來源除國家財政核撥注冊資本金外,主要靠向中央銀行借款,並發行一定數量的金融債券籌措信貸資金。農業發展銀行承擔政策性收購資金供應與管理工作,90%以上的貸款是糧棉油等國家重要農副產品的收購、儲備、調銷等流動資金貸款,負責糧棉油收購資金的供應和管理,實現收購資金的封閉運行。 農村信用合作社作為中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在農村最基層的組織機構,它直接面對農戶和農村各種不同的金融需求主體,在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始終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己經成為中國農業貸款的主要金融機構。發放農業貸款對象以農戶為主,重點支持農戶的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和運銷業以及農戶子女教育和消費支出等,同時支持部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SPAN></SPAN></SPAN></SPAN> 由於農村金融的特殊性,還存在監管困難、執行低效等各種情況。尤其在農村信用社改革後,有關合作金融方面還沒有專門法律進行規范,主要還是靠行政辦法進行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監管機制,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採取多種模式改造農村信用社,在農村無法形成多種產權形式相互競爭和功能互補的金融機構體系,例如居民能否依法自願組建新的合作金融機構,以滿足弱勢群體對合作金融的需要成為未知數。另外,中國的農業政策性金融運行機制還不夠靈活。農發行除了支持糧食品種保護價收購資金的需求外,還支持糧食企業商業性收購資金的需求,但卻沒有支持農業結構調整的資金需求。因此,需要較大比例地提高對農業開發、生產、產業化服務等的貸款比重,對經濟與生態能協調發展的農、林、漁業等一些獲利能力較低的生產經營項目給予低息貸款的支持。 所以在2008年1月,第十個「三農」問題一號文件發布,文件指出,要按照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強農業基礎建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這就決定了農村金融改革的目標與指導思想必須以新農村建設為中心不斷推進。 改革的主要內容如下: 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把農村信用社辦成產權清晰、管理科學、約束機制強、財務上可持續發展、堅持商業性原則、主要為「三農」服務的金融機構。繼續完善農村政策性金融服務,明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作為國家政策性銀行的職能定位,形成農村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共同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格局。盡快停止對新增郵政儲蓄實行利差補貼政策,並結合郵政儲蓄體制改革,解決存量部分的利差補貼問題。參考有關國家在社區發展與再投資的立法及實際經驗,要求有關存款類金融機構對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信貸支持。發展農業保險、大宗農產品期貨等,分散農村信貸風險。探索建立農村存款保險機制,保障農戶存款與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逐步放開縣及縣以下貸款利率,確保農村金融機構的利差能抵補成本和風險。實事求是地認識民間借貸的作用,規范和引導民間借貸,積極探索新的農村金融組織形式和金融產品。</SPAN></SPAN></SPAN></SPAN> </SPAN>

『貳』 什麼是普惠性涉農貸款

指縣域金融機構發放的,支持農業生產、農村建設和農民生產生活的貸款。

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工作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風險可控、管理到位的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財政部門建立獎勵機制,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和激勵縣域金融機構加大涉農信貸投放,支持農業發展。市場運作,涉農貸款發放工作遵循市場規律,金融機構自主決策,自擔風險。

風險可控,縣域金融機構在增加涉農貸款投放的同時,應當加強風險管理,降低不良貸款率,有效控制風險。管理到位,財政部門規范獎勵資金的預決算管理,嚴格審核,及時撥付,加強監督檢查,保證資金安全和政策實施效果。



(2)提供涉農貸款的金融主體擴展閱讀

鑒於農村、農業、農民屬於不同的分類標准,制度將涉農貸款分別按照城鄉地域、用途、受貸主體進行分類統計,從不同側面反映金融業對農村、農業、農民的貸款支持力度。在對農村貸款的統計上,分別統計了農戶貸款、農村企業貸款和農村各類組織貸款。

在對農業貸款的統計設計上,不僅統計傳統的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貸款,還統計了農林牧漁服務業貸款。在對農戶貸款的統計上,不僅統計了農戶生產經營貸款,還統計了農戶消費貸款。從地域上考慮,除了統計農村貸款,考慮到城市也有用於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貸款,因此增加了對城市涉農貸款的統計。